工作中的栗俞程教授(中)
为学生们送餐中的栗俞程教授(左)
特殊时期办公室临时居所
疫情期间线上研究生组会
指导青年教师撰写国自然标书
本网讯(文/张明远 图/中医药科学院)愈是风急浪骤,愈显师者本色。疫情是一场大考,自郑州市本轮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学校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全校迅速进入疫情防控应急状态。河中医广大教职工笃行实干,按照上级统一要求和学校具体部署,戮力同心,恪尽职守。在抗疫的“逆行军”中有这样一位教师,他是中医药科学院“仲景骨干学者”栗俞程教授,立德树人、科研不止、抗疫有我,他用实际行动和广大师生并肩构筑守护校园的健康防线,展示着新时代新征程上河中医教师的师者本色。
10月13日下午是学校启动封闭管理的第一天,按要求教师可以居家办公,但仲景方药重点实验室作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既要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还要保证众多在校研究生的自身安全和课题进度,这就需要有老师能够留校。实验室老师们没有犹豫,纷纷要求留校。这时候,作为我校“仲景骨干学者”的栗俞程教授主动请缨要求留校。他说,“我是实验室副主任,这个责任理应由我来承担,平时学生的日常管理也是我负责的,我留下来最合适。我作为男老师留校,生活上要方便一些,我自己留下就可以。”就这样,办公室变成了栗教授临时的“家”。
这一坚守就是一个多月。栗俞程教授除了每天要严格检查学生到实验室的情况,关心学生的思想情绪、生活状况和饮食情况,要求大家严格遵守学校疫情防控规定。每周一还要组织召开实验室周汇报,检查每一位研究生的实验数据和课题进度。对于因无法购买急需试剂以及因实验遭遇瓶颈而情绪焦虑的学生,栗俞程教授都给予悉心指导和心理交流,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确保每个研究生的课题进度不掉队。在疫情防控升级后,学生无法到实验室,栗俞程教授及时通过电话或线上会议对学生进行指导,倾听学生心声,安抚大家做好防护工作,指导大家在宿舍进行有规划的生活学习,保持身心健康,减少疫情防控环境为大家带来的负面影响。今年,实验室有5名研究生开题在即,6名研究生需要准备毕业论文。栗俞程教授除需要做好日常督促工作,更需要抽出更多时间耐心指导研究思路,答疑解惑,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开题和毕业。另外,实验室还有多名青年教师要申报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栗俞程教授每周三组织召开申报讨论会,就选题角度、研究思路、撰写技巧、研究基础等方面进行细致、全面、系统的经验指导,反复论证交流,团队青年教师表示均受益匪浅并逐步形成较为明确的撰写思路,为后续课题申报书的撰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1月10日下午,疫情防控形势升级,学生开始静默管理,学校组织教师志愿者队伍为学生们送餐。栗俞程教授没有犹豫,立刻报名参加了为学生送餐的志愿者队伍,和中医药科学院领导和老师们一起化身“送餐大白”,负责研究生9号楼的送餐任务,一日三餐,每餐数吨饭菜餐,都需要老师们多次往返从楼层门口手抬到4、5、6层,这对体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有时,除了送餐,还有为同学们准备的抗疫中药、水果、牛奶等均需要抬上楼发到学生手中。每次送餐结束,栗俞程教授都是浑身酸痛,汗水浸湿了衣服,脸上也留下深深的口罩印,但他从来不提苦累,不提条件,依然坚守岗位。栗俞程教授对于志愿服务和科研任务认真负责的态度都是始终如一的,送完一日三餐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实验室常常都10点多了,但栗俞程教授的科研工作才刚刚开始,除了督促学生主动学习、布置相关学习任务,审阅研二学生的开题报告、修改研三学生的论文、备课做课件、写课题标书等等,不知不觉,结束这些经常已是深夜两三点,简单休息上三四个小时,6点多又起床为学生们准备送餐。就这样,栗俞程教授这样送餐加科教结合的充实生活坚持了一周多,要说不辛苦是假的,但看到学生们给老师们写心声独白,心里就一片暖意,身上顿时充满了干劲,觉得一切辛苦和劳累都是值得的。
栗俞程教授在学校已经坚守五周有余,他生活工作的状态是众多河中医教师的缩影,也是河中医人笃行实干精神的生动体现。他说:“只要有需要,我将继续义无反顾坚守在学校,相信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胜利曙光终将来临”。
每一位教师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疫情防控给他们的生活工作也带来了诸多困难和不便,但他们义无反顾克服种种困难,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担负起师者的责任心和奉献心,把学校学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护在手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师爱护学生,学生感恩老师,河中医教师用知行合一的志愿行动为广大青年学子进行了一场生动的教育。师生齐心,其利断金,疫情终将远去,有爱的时光将永远在岁月的进程中熠熠生辉,温暖你我,让我们共同期待冬去春来,春暖花开。
(编辑 赵会杰;审核 贾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