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编者按:2022年3月5日,大河网对全国人大代表、我校副校长司富春为中医药振兴建言献策进行报道。现将全文刊发如下:
【两会声音】中医药咋振兴?全国人大代表司富春开“良方”
记者 祝传鹏
每年全国两会上,都有不少涉及为传统中医引入现代科技的话题,今年两会,司富春也为中医药振兴开出了“良方”。
“前沿科技是各学科创新发展的重要武器,中医药是我国的科学瑰宝,也是打开伟大宝库的钥匙,中医药理论的突破和创新,不仅需要大量医学实践提供支持,而且需要从当代前沿科学的最新发展中吸取丰富的营养。”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司富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科交叉融合将成为中医学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医药还有很多宝贵资源需要借鉴前沿科技去挖掘
司富春认为,近年来中医药运用不同学科发展技术和科技成果丰富自身的学术内涵:中医药与生物医学前沿技术相结合,在揭示疾病发病机制、中医药作用分子机理方面取得创新成果;中医药与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在开发智能中医诊疗系统、导医服务机器人、信息化电子病历系统、可视化可穿戴人工智能设备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医药为全球抗疫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医药结合众多科技手段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应用,让人们看到了中医传承创新发展之路,科技能够赋予传统中医药更多科学精神、科学手段和科学内涵。
尽管当前中医药科技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我国中医药科技创新与现代医学前沿发展仍有较大差距,中医药还有很多宝贵资源需要借鉴前沿科技去挖掘。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挖掘中医药潜能,提高中医药附加值,迫切需要运用现代前沿科学技术、站在前沿科技领域,激发原创优势,解读中医理论,获得引领性成果,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提质增效,以中医药原创理论融合前沿技术解决医药健康、临床、产业实际问题,为医药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为推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医方案。
建立和完善国家中医药前沿科技创新体
为此,司富春建议统筹有实力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企业等资源,建立能够引领中医药研究大格局的国家级中医药前沿科学研究中心,既开展高水平战略与政策研究,为国家中医药科技发展提供战略、业务和组织保障,也能聚焦国际高精尖前沿科技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打造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中医药科技创新机构。
加大投入设立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基金。近20年来,我国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但医学科研投入尤其是中医药科研投入占国家研究投入的比例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在有限的投入水平下,很难形成完善的前沿科技创新体系,培养优秀的研究队伍,产出突出的研究成果。借鉴国际经验,要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充分挖掘中医药宝库精华,急需建立一个投入充分的、专项支持中医药研究的国家基金。要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围绕中医药前沿技术基础研究、临床重大疾病治疗,设立常态化国家中医药科学基金,进一步提升中医药科技投入在国家总体科技投入中的占比,将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生物医学、化学、现代医学、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学技术与创新中药的研发紧密结合,形成一批原创性的现代中药科技成果。
构建中医药前沿创新技术体系
运用前沿科技强化中医药理论创新。加强天人一体观、阴阳五行学说、治未病、个体化治疗、心理与健康、环境与健康、经络理论、证候、药性等理论与方法的继承与创新,加速推进基因、蛋白、细胞、组学、代谢、遗传、系统生物学等现代生命科学成果的应用,构建中医药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的理论体系;创新并运用生命科学、数学、物理、信息、材料、先进制造等现代科技,构建中医药前沿创新技术体系。
创新中医药智能诊疗系统、设备与器械研发。运用新一代网络技术、生物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模式与方法的创新。综合运用中医理论、理念、经验,融合前沿科技,开发一批诊断、治疗、预防、康复、健身等实用型医疗器械与设备。
培养“中医药+”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技术人才
加强与国际顶尖研究机构合作。加快推动粤港澳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构建符合学分互认的教学体系,联合培养中医药国际化高精尖技术人才。
构建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打破院系专业壁垒,开发融合中医经典理论、西医基础知识及现代前沿科技的综合课程,加强不同领域知识的有效衔接,培养“中医药+”多学科高新技术人才。鼓励高校之间实施跨单位、跨学科优秀专家、高校教师的联合聘任,组建融合多学科师资的高水平师资团队。加强与国外知名院校、顶尖实验室等的合作和联合培养人才,培养具有多学科思维的中医+前沿技术专业人才,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培育中医药前沿基础研究项目或多学科创新项目为依托,培养新一代拥有中医药学科背景、掌握现代生物医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面向产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中医药前沿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