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信息| 网上办事大厅| 医疗工作| 双特建设| 图书馆| 协同创新中心| English| 校务公开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校园聚焦 > 正文
校园聚焦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党旗飘扬】防疫盾牌热血铸就 “峥嵘”岁月何惧风流——我校一附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毛峥嵘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10日 消息来源:一附院

联合感控办进行防护培训

接受记者采访

本网讯(文图/冯超)毛峥嵘,中共党员,我校一附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急危重症医学部除了管理ICU,还要同时兼顾全院最“忙、乱”的急诊科。他从医二十余载,每天清晨6:50甚至更早出现在病房,先在ICU查房,再急匆匆前往急诊科大交班,始终秉持“对人对事坚持原则,于公于私职责为重,不争不抢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把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急危重医学部更是全员加速,与疫情赛跑,一边是院内接收发热患者,一边是120拉回来的危重患者,毛峥嵘日夜坚守,吃在医院,睡在一线,事无巨细,大小的烦心事都往肚子里咽,咽下去接着干!


党召唤,必参战!


中国有句古话“一家人在一起才叫过年”。中国人对农历春节有着特殊的感情,每到新春佳节,大家都会放下工作,无论多远都要回家与家人团聚,毛峥嵘也不例外。农历二十七本该是家家筹备年货为农历新年做准备的时候,但是一场从武汉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面对着日益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医院党委积极做出相关工作部署,急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毛峥嵘紧急召集急诊科全体成员,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组,带头投身到“战疫”一线。

疫情出现前期,医疗物资匮乏,发热门诊病人数量激增,一线医务人员数量明显不足。急危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集体请战,纷纷要求援助武汉或到医院一线岗位工作,这其中还有刚刚怀孕和处在哺乳期的妈妈,看着一封封请战书,一条条请战微信、短信,眼泪充盈了毛峥嵘的眼眶。经过医院遴选,最终确定急危重症医学科张龙、宋国玲作为医院第一批队员支援武汉。宋国玲说,在疫情面前她看到党支部书记毛峥嵘身先士卒与广大党员干部冲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画面,很受感动,因此,她选择在这样的特殊时刻向所在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示自己要向他们看齐,向党组织表明战胜疫情的勇气和决心,也请组织在疫情战斗中考验自己。


为防疫,孝难全!


毛峥嵘的父亲毛德西是全国名老中医,今年已经80岁高龄,可能源于医者的特殊直觉,看着忙碌收拾日常用品的儿子,老先生一句话也没有问,就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他。毛峥嵘收拾完衣物回头看到默默注视着自己父亲,满是内疚地对父亲说“爸,今年不能在家陪您过年了”,并简短地向父亲介绍了一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父亲听后拉着他的手告诉他:“我也是一名医生,我不怪你,你是科主任,更是一名共产党员,要有责任,有担当,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平安回来。”


十四天,守一线!


从发热门诊的设置布局到疑似患者的筛查隔离,从防护物资的申领发放到值班人员的排班餐饮,随处可见毛峥嵘的身影。从大年二十七开始,毛峥嵘就开始吃住在发热门诊了。这期间,他每天早晨7点开始,要工作到夜里11点多,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长高达十六、七个小时,实在困得受不了了,就用几个凳子支成简易床躺一躺。毛峥嵘有腰疼的老毛病,由于工作强度大、休息不好,他的腰疼时常发作,为此,他总是咬着牙,用拳头捶上几十下,感觉疼痛可以忍受了,就又投入到工作中。从发热门诊改造到隔离病区建立,这期间需要大量的工作要做。在发热门诊,他心细如发,需要会诊及协调工作,他疾步如风,短短11天,他整个人暴瘦了8斤,科室人员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危难之际方显中医人的责任与担当。虽然长时间不分昼夜的工作,让毛峥嵘脸上写满了疲惫,但是眼神依旧坚定,正因为有了无数像毛峥嵘这样的医务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冲锋在前,初心不改,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奋战在抗击疫情前线,我们才有信心、有决心一定可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编辑 苗苗;审核 王秋安)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