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现场
校长许二平讲党课
学生互动
本网讯(文/赵会杰 吴晋一 陆松 图/秦东仁)2021年6月1日下午,校长许二平以《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为题,在图书馆第一报告厅为“卓越班长培训班、针灸推拿单招班、仲景学术传承班”300余名大学生,学工部和相关学院负责同志上专题党课。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田力主持。
作为同学们的学长、师长、校长,许二平就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体会与大家进行了亲切交流。他围绕“革命战争年代——中医药发挥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迈入新征程;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四个方面,以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时间节点为主线,通过丰富的案例、详实的数据,与大家共同梳理、回顾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医药事业在传承创新中蓬勃发展的百年历史。
许二平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并把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不懈推动中医药与时俱进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他表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在学习党史中,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与中医药的百年传承创新;要在学习党史中,进一步增强献身祖国医学事业的信心和决心;要在学习党史中,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许二平指出,中医药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自成体系,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历千年护佑着中华民族,一直在中国医学界占据主流地位。民国时期,受西医冲击,发生了“废止中医案”,中医在中国医学界逐渐丧失主流地位。在中西医之争中,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西医学各有所长、各有所偏,医理各有特点。”“中西医要讲统一战线,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作用都是要治好病。”并指导医院“用中西两法治疗”。在整个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团结中医,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中医中药在革命战争年代担负医疗救护、控制传染病等任务,为保证军民卫生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许二平表示,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作为新中国的三大卫生工作原则。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有效地纠正了对待中医的武断态度和宗派主义情绪,推动了中医药事业发展。从成立中医司,到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再到相继建立中医药高等院校,促进了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实现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1958年,中国掀起了西医学习中医运动,中医学院举办了二至三年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毛泽东同志肯定了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的做法,并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许二平以首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从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中,经过近200次反复试验,发掘出青蒿素为例,勉励同学们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努力钻研中医药学经典,掌握过硬本领,为服务人民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许二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从邓小平同志批示“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到具有中医药发展里程碑意义的“衡阳会议”的召开;从江泽民同志为国际传统医药大会题词“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兴中医中药事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的出台,再到把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等方针政策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充分证明了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坚持中西医并重,中医药事业迈入了复兴发展的新征程。
许二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许二平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他指出,随着《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扶持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系列文件的相继颁布实施,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2019年10月,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同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正式印发,为中医药发展“把脉”“开方”,更为新时代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指明方向。
许二平强调,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4900余名从全国各地调集而来的中医药人驰援湖北,约占援鄂医护人员总数的13%。截至4月中旬,在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河南中医药大学全校师生同心同德抗疫情,4所附属医院选派的87名援鄂医疗队队员圆满完成了支援武汉的光荣任务,我校定点救治医院一附院也采用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共收治24名确诊患者,已全部治愈出院;在全校师生无一例感染的基础上,实现了春季学期13批共9195名学生顺利返校,5372名学生顺利毕业,返校复学比例居全省高校前列。郑福增同志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多个部门、单位、个人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表彰,进一步彰显了新时代河中医人“为国担难、为民尽责”的使命和担当。
许二平指出,今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考察调研。总书记先后到医圣祠和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了解中医药发展和艾草制品产业发展情况。总书记说,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中医药事业难得发展机遇,以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奋力谱写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篇章。
许二平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始终是中医药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中医药今天的发展成就。我们要积极响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号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更加优异的成绩为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为世界医学发展和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讲座结束后,许二平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的现场交流互动,并围绕大家提出的“如何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做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如何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我校书院制改革目的和意义”“大学生党员如何更好地利用中医药为人民服务”等问题,逐一进行了耐心解答,并深情勉励同学们要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牢记初心使命、扛起责任担当,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中医药宝库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要学好经典,掌握本领,秉承大医精诚之心,护佑人民健康,献身祖国医学事业;要胸怀“国之大者”,心系人民,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奋力拼搏,将奋斗成果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用心血和汗水彰显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
田力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许校长从革命战争年代、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向大家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对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振奋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聆听许校长的党课,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始终是中医药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中医药今天的发展成就。田力强调,当前正在扎实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让广大师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从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准前进方向。真正做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定不移传承红色基因,矢志不渝筑牢思想之基,明确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做合格党员。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加入脑入心,不断书写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新篇章,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
(编辑 李冕;审核 王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