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11月3日,我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图书馆第一报告厅隆重举行。会上,7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代表分别发言。为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持续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为创建一流中医药大学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我们将推出抗疫先进事迹系列报道。现推出【专题】郑福增:去了,谁还想着能活着回来!
郑福增在我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言
郑福增:去了,谁还想着能活着回来
大家好!我是郑福增,来自于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今年58岁了。从1985年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至今,我在中医领域已有35年,可以说,自己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中医药事业。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我担任第三支国家中医医疗队河南队领队,江夏方舱医院副院长。
今天,非常荣幸地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及同志们,汇报一下我在抗疫一线的经历与感悟。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1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河南省卫健委组建第三支国家中医医疗队河南队。听到消息,我第一时间向崔应麟院长提出申请,请命奔赴武汉。对于我这名“老同志”的主动请缨,很多人都觉得惊讶,因为我这个年龄绝非优势,甚至有点“拖后腿”,但我想自己工作多年,临床经验丰富,这个时候要主动站出来、扛责任。很快,省卫健委同意由省中医院牵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第三附院等3所医院共同组建河南中医医疗队,并任命我担任领队。这支队伍的医生大多是来自急诊、重症、呼吸等专业的中医专家,可以说是“强者联盟”。
在武汉建成运行的16家方舱医院中,江夏方舱医院是唯一一家由中医医疗团队整建制接管的方舱医院,中医药在这次抗疫中展现出强有力的时代责任和担当。
2月10日,正是在大学仲景像前,大学领导为我们33名队员壮行,14点07分,医疗队抵达汉口火车站。第二天,我们即进入江夏方舱医院,和来自天津、江苏、湖南、陕西的中医医疗队汇合,在国家局的统一指挥下,开始了紧张的实地备战,这也就是传说中的“中医国家队”。
江夏方舱医院的病人全部吃中药,在使用方舱通用版中药汤剂全覆盖基础上,指导进行辨证施治的分类治疗,尤其在病情较重或核酸长期不能转阴的患者中更是给予一人一辨一方的严谨的中西医结合精细化治疗。结合针灸、按摩、耳穴压豆,练习太极拳、八段锦,以及心理抚慰等。
经过三十余天奋战,江夏方舱共收治564例患者,无一例转为重症。豫二病区收治106例病人。治愈59例,转出47例,这个数据含金量很高的。面对全新的病毒,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医药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有药可用、确实有效、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几千年来中医药应对历史上的各种瘟疫,留下了很多好的经验,三方三药正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在这次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下面,我想分享一下我们团队的故事。
开舱之初,面对尚未完全成熟的方舱医院治疗模式,许多细节亟待优化,治疗流程也需要捋顺,因此前期面临着巨大的工作量。还记得2月25日之前,我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作为领队,我要确保每位医护人员身体、心理健康,为他们做好服务保障。为此我多次交代感控负责人温世宝,没有合格的防护就没有安全的救治,务必做好医护人员防护,这是至关重要的。
最感动的是我们的年轻队员们!一是瞒着老人、孩子到前线来;二是许多队员的孩子都还在襁褓之中,就义无反顾地来了!(韦彦彬的孩子三个多月,温世宝的孩子六个多月)三附院王小雨正准备领结婚证(军人)。白茹2岁的孩子,跟妈妈哭着打电话说,在枕头上闻不到妈妈的味道了!这背后,着实不易!有很多故事。
最佩服的前辈是70多岁的院士、中医方舱的设计者张伯礼,古稀之年仍奋战在一线,由于过于疲劳引起胆囊炎复发,不得已做了胆囊摘除手术,最后把胆留在了武汉。3月10日,江夏方舱休舱,张伯礼院士再次带领我们入舱,进行最后一次查房。我称呼张伯礼院士“老大哥”,他对中医的热爱、坚守让我动容,尤其是他的品格、医德,值得我一辈子去学习。
最欣慰的事情是68名队员都安全回来了!2月21日,我们又迎来了河南省第十二批援鄂医疗队,这队35名医护人员都来自于第二附属医院。至3月17日,我们这支68人的河南中医队,圆满完成了大学、卫健委及全省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完整无缺、一个也不少地顺利返回了家乡。
9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表彰大会,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站在领奖台上那一刻,我既激动,又自豪,沉甸甸的奖章是荣誉,更是责任和激励!这份荣誉,不是我个人的,是我们所有援鄂医疗队员的,是我们所有河南中医药人的。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我为我是一名中医药人而自豪,我为我们国家和民族而骄傲。我愿和大家一起,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民族的复兴,为国家的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郑福增简介: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河南省委会常委、九三学社河南中医药大学委员会主委。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担任河南支援湖北第六批医疗队(首批中医医疗队)领队,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副院长,他和队友们驰援武汉37个日夜,负责武汉江夏区方舱医院感控、护理、药事工作,并进入一线参与病人的查房、救治。江夏方舱医院豫二病区共收治105名确诊患者,治疗期间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总有效率达到了100%。实现了“六个零”:零感染、零转重、零死亡、零回头、零事故、零投诉,得到当地政府和患者的高度认可。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并当选“中国好医生”抗疫特别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