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获奖专家名单
本网讯(文/李昕)2019年7月15日,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全面实施十五项健康行动,其中首要行动为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为科学、有效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提高大众健康素养水平,医药卫生报社于2019年11月启动河南省首届“老百姓最喜爱的健康科普专家”评选活动,478位专家积极响应参加。2020年9月1日,河南省首届“老百姓最喜爱的健康科普专家”评选结果揭晓,我校12位专家入选。
河南中医药大学
王付: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高校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河南中医学院校级“教学名师”和“我最喜爱的教师”、河南省中医方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所长、方剂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及河南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及学术带头人兼学科主任。
一附院
崔公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首届“全国名中医”;第二、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崔公让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全国名中医崔公让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河南省中医外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六届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外科学会名誉会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分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编辑部副主任;《世界中医药杂志》编委会顾问;河南省文史馆馆员。从事临床近60年,擅长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脉管炎、动脉硬化闭硬塞症、肢体动脉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血管瘤、大动脉炎、变应性血管炎、下肢静脉溃疡(老烂腿)、淋巴水肿、红斑性肢痛症、雷诺氏综合症、干燥综合症、痛风性关节炎、斑秃、面瘫、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头痛、颈肩腰腿痛等外科疑难病以及内科、妇科、儿科等疾病。
徐立然: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中西医结合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南省政府专业技术学术带头人;河南省首批名中医。2018年度“中国好医生”, 郑州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河南好人榜“敬业奉献类”上榜人物。国家中医药应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组专家;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艾滋病专业委员会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老年医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中医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呼吸疾病/艾滋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本人带领团队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项6项,国家专利6项,研发中药新药1个,注册医疗机构制剂10个,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著作及教材10部。首席承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等重大研究课题。擅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如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肺间质纤维化,肺部肿瘤;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咯痰、喘息,不明原因发热,免疫功能低下等疑难杂症的诊治。
郭会军: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生导师。河南省名中医,河南省首届高级中医继承型人才,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重点研究室副主任、河南省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艾滋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免疫疾病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是国家和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专家组专家、河南省新冠病毒肺炎救治专家组专家。擅长运用中医药理论诊治内科疑难杂病、风湿免疫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借助电视及网络媒体平台宣讲中医养生、防病治病和艾滋病防控知识,积极参加科普讲座进校园入社区活动。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63”计划、“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等多项课题。编写教材及学术专著19部,发表学术论文207篇。荣获科技进步奖11项,发明专利7项。
周正:主任医师,省级专家,硕士生导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南省首届中医药“青苗人才”指导老师。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理事,小儿脑瘫专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儿科理事;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常委、经方分会常委;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孤独症专业常委、儿童心理卫生、儿童保健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心理行为组委员。从事儿科临床33年,曾在北大第一医院儿科进修一年。擅长中西医诊治小儿脑瘫,癫痫,注意缺陷障碍、抽动症、孤独症,智力发育障碍,肌营养不良,肌无力等神经疑难病;对常见病反复发热、咳喘、腹泻、厌食,黄疸、遗尿、矮小、湿疹等临床经验丰富。
张世卿: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脊柱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小儿推拿传承发展共同体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河南省软组织病研究会副理事长;第二批河南省中医药科普文化巡讲专家;河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2009年由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河南省总工会、科教文卫体工会联合举办的河南省中医药技术大比武总决赛中,获得第一名。长期从事针灸推拿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主持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4项,厅局级课题8项,获国家专利3项,主编参编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及推拿专著8部。擅长综合治疗眩晕、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及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强直性脊椎炎、骶髂关节炎、中风后遗症及小儿肌性斜颈等。
李松伟:医学博士,博士生/硕士生导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先后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和郑州大学,获中医内科学硕士学位和内科学博士学位。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省级级课题3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厅局级科技成果奖3项。侧重于中医药防治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病、骨关节炎、皮肌炎的研究。
典迎彬:按摩师高级技师,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特色疗法中心负责人。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级中医按摩技能大师;河南省中医药科普文化巡讲专家;河南省青年科技领军人物。擅长运用中医经方和针灸推拿等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疼,风湿疼痛性关节炎;面瘫、耳鸣、难治性失眠,胃疼胃炎、结肠炎,更年期综合征,肿瘤放化疗和术后调理;小儿反复感冒发烧、难治性咳嗽、长期积食便秘、难治性斜颈、肌张力高、多动症等。
二附院
毛德西: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医师承博士生导师。首届“全国名中医”,第三批、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全国中医药科学普及金话筒奖,河南省第二届“最美医生”,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主要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对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胃肠病等有丰富治疗经验,并善于运用中医药知识治疗疑难杂病,如糖尿病、病毒性肝炎、哮喘等。近年来致力于养生学研究,对中老年人保健颇有独到见解及实践。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编著、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出版中医养生科普著作5部。
黄俊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二附院)骨伤病诊疗中心主任兼疼痛科主任,河南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所长。河南省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家疑难病会诊组成员兼秘书、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世界手法医学联盟常务副主席、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常务副主席,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脊柱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软组织疼痛分会副主任委员。先后师从于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骨伤科专家李桂文教授、国医大师班秀文教授。曾在日本国立千叶大学研究生院研修学习骨科学,师从千叶大学骨科教授守屋秀繁先生、骨科教授高桥和久先生。长期从事中医骨伤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公开发表论文81篇、参与编写著作和教材27部、获各种成果奖9项次。
孟庆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风湿病科主任。河南中医、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痛风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委,河南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骨病分会副主委,河南省医学科普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市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候任主委。先后师从国医大师娄多峰、朱良春、王宏坤教授、张炳厚教授,于2011年去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师从于赵岩老师。发表SCI2篇、国家核心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并参与省科技厅、教育厅课题6项,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及河南省中管局科技成果奖多项,出版专著5部,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审稿专家。曾荣获郑州市教科文卫体工会“产业能工巧匠”称号。
三附院
高希言:医学博士,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导、博士后指导老师、河南省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针灸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针灸推拿学负责人,河南省针灸教学团队负责人,河南省省级精品课程《针灸学》负责人,河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针灸学》负责人、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针灸推拿学负责人。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医籍选》《各家针灸学说》《针灸流派概论》主编。河南省刺法灸法专业委员会会主任委员,郑州市针灸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刺络与拔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传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中联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全国针灸标准工作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河南省药品审评专家,《中国针灸》杂志编委、《上海针灸杂志》编委。倡导无痛针灸,擅长透灸治疗失眠、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面瘫、抑郁症,顽固性腹泻,便秘,胃炎、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关节炎,关节积液,妇女痛经,附件炎,黄褐斑等.主编出版《中医心脑病学》《实用中西医消化病学》《实用中西医肝胆病学》《实用中西医糖尿病学》等学术著作,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38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十余项。
(编辑 吴晋一;审核 王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