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 政府采购信息| 网上办事大厅| 医疗工作| 双特建设| 图书馆| 协同创新中心| English| 校务公开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校园聚焦 > 正文
校园聚焦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河南卫视丨校地结对帮扶 助力新县精准脱贫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22日 消息来源:新闻中心



河南卫视


主持人:6月5日,加快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工作会议在信阳新县召开会。会议对加快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努力在实现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上迈出更大步伐。两年来,河南的一些高校和新县结成校地帮扶,利用高校独特的资源优势,在当地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旁白:今年39岁的彭女士是新县人,前几天刚在新县人民医院做了腔镜甲状腺微创手术,现在恢复良好。像这样的手术,以前在新县是做不了的。

患者彭女士:我们现在可以享受到省级专家到我们家门口来给我们看病。我们又省时间又省金钱。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个好事。

旁白: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专家的治疗,这得益于河南中药大学和新县结成的校地帮扶。从2018年开始,河南中医药大学在智力、科技、人才、培训、产销等五个方面对新县进行了帮扶,形成了两院一企一校两平台的精准扶贫特色项目。

河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别荣海:两院呢,就是(新县)人民医院和(新县)中医院。一企呢,就是羚锐制药。一校是涉外职业(技术)学院。两个平台呢,就是电商的农产品采购。所以结合这些工作,我们动员学校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做了一些(帮扶)工作。

旁白:具体来说就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新县人民医院实行托管式帮扶,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新县中医院进行对口帮扶,并派驻省级医疗专家团队进行蹲点式驻扎,手把手带教,提升当地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派驻新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冯博:我们的帮扶团队一年左右轮换一次,前后总共派出了7名专家进行蹲点式的帮扶,手把手的带教,开展了一些本来县里面开展不了的手术。在相关的科室进行一个人才梯队的培养,把我们的技术留下来,打造一支真正带不走的医疗队。

新县人民医院院长康继根:帮我们打造重点专科、特色专科,降低外转率,总体来说还是老百姓受益了,在家门口能享受到三级医院专家面对面的医疗服务。

旁白:目前,河南中医药大学累计派出专家团队一百八十多人次,免费培训医护人员一千五百多人次,累计投入帮扶资金二百四十多万元,有效缓解了老区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除了健康扶贫,河南中医药大学还在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等方面进行帮扶,助力新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今年48岁的孙奋是新县泗店乡村民,两个年幼的孩子在上学,母亲长期卧病在床,还有一个智障的弟弟要养活,曾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如今通过种植中药材,孙奋脱了贫。

新县泗店乡村民孙奋:以前就是说我们种植药材的时候面临很多药材种不好,现在经过专家过来指导,也慢慢增加了不少的收入,并且每个月,我现在基本上都有3500块钱的固定工资。

旁白:多年来,新县以种植水稻为主,种植中药材的技术和经验不足。结成校地帮扶后,河南中医药大学派驻科研和药学专家来到当地的中药材基地,一方面帮助农户解决技术问题,另一方面培养技术人员,让当地粮农成为药农,在新的产业链中找到致富的新路子。

河南中医药大学挂职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赵振营:帮扶专家有一名是常驻,别的专家是定期过来的,主要帮扶他们栽培的技术,还有田间管理技术,还有采收的技术和粗加工的技术,(基地)还是一个产学研高度融合的平台。我们大学和这个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还联合申报科研项目。

旁白:截至目前,新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五千多亩,辐射带动全县九个乡镇,23个行政村,863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新县县委书记吕旅:带动了2万多贫困群众参与到中医药产业的种植和发展中,通过(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努力,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的护理专业和针灸按摩专业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批准。这两项专业的批准,将为新县全域旅游发展、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