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神州大地,无数的医护人员投入到了抗“疫”战斗当中,许多“90后”“95后”青年医务工作者挺身而出,他们以青春为剑,向疫情发起进攻,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疫”诗篇,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青年为国担难、为民尽责的赤子之心和爱国情怀。为了让广大青年朋友们,了解抗疫故事、学习抗疫精神,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校三附院对4名国家中医援鄂医疗队的青年队员进行了专访。现推出【五四青年节】专题节目《新青年榜样》。
战“疫”感言:星火救援,全力以赴;涓流如潮,用爱心守护前线;携手共进,凝聚不一样的力量!
马莉,女,34岁,中共党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护士,主管护师职称。2020年2月10日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方舱医院豫二病区工作,于3月17日返回郑州。
在支援的武汉江夏方舱医院,牢记使命责任,全身心服务患者。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全身心投入护理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护理特色优势,不辱使命,勇挑重担,经过37天的奋战,圆满完成武汉支援任务,全面展示新时代中医人的使命和担当,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舱里的故事有感动,也有欢笑。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考验和分别,也收获了一份醒悟,一份成长,和一段难忘的经历,收获这份风雨同舟,血浓于水的同袍之情!
战“疫”感言:作为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是我的信念所往,作为党员,听党指挥、热血担当是我的党员职责!
王小雨,女,27岁,中共党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一病区的护士,护师。2020年2月10日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方舱医院豫二病区工作,于2020年3月17日返回郑州。
作为一名90后党员,听党指挥、热血担当才是我们这个时代年轻人正确打开方式,所以我写了来武汉支援的请战书,我的家人告诉我:除去我护士的角色使然要来,作为党员,国家有需要,如果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一定要站出来的,这是每个人不能推脱的社会责任,在武汉江夏方舱上班的时候,我从未害怕过,因为我身后有强大国家物资的支持、有大后方医院领导和同事的关心、有社会衣食住行的援助,还有方舱医院里的温暖病人,带着她们练习《八段锦》扶正祛邪,一起唱《我爱你中国》、一起跳《你笑起来真好看》,是我的感动时刻,现在全国上下每一个人普通人,都在平凡的工作中闪烁着自己的光芒,真正做到了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战“疫”感言: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战胜疫情 凯旋归来
李帅杰,男,30岁,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在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成立的临时党支部火速入党。
2月10日那天,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去支援武汉的高铁,没想到人生第一次去武汉竟然是这种方式,在湖北武汉江夏区方舱医院豫二病区一名普通的进舱护士,在方舱认真工作,与同事相互协作,与病人相互了解沟通,克服各种困难。虽然每天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工作到七八个小时,但我并不感觉苦,反而感到很充实,很快乐。脱掉防护服的那一刻,感觉天空都格外的美。经过长达一个月的工作,终于在3.10号那天,我们江夏方舱医院要休舱了,送走了最后一批病人,我们在医院门口进行留影纪念,记住这里的一切,相信在多年以后,想起这段美丽的时光,会感到很光荣,毕竟这是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战“疫”感言:疫情虽无情、虽残酷,但有一群有情有爱有热血的战士终将打败它、战胜它。
刘丽娟,24岁,预备党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国家(河南)中医医疗队队员。于2020年2月10日奔赴抗疫一线武汉,在江夏方舱医院豫二病区担任护士一职,于2020年3月17日完成任务,平安返回。
在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工作的一个多月,收获颇多。能有幸参加此次疫情防控战、阻击战,也是一生中弥足珍贵的财富。在抗疫一线,我们虽然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与压力,但是凭借着这场战役中凝聚起来的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挺住了,我们坚持过来了,我们没有被新冠击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