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关于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进行第二批表扬的通报》
近日,省委高校工委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进行了第一批通报表扬,凝聚了全省高校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为进一步激发斗志、坚定信心,现将第二批表扬的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名单予以通报。希望受表扬的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慎终如始、再接再厉,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希望全省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以先进为标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以更严作风、更实举措做好开学准备,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双胜利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批表扬的基层党组织名单(部分)
第二批表扬的共产党员名单(部分)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简介
11.中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委员会。
自疫情爆发以来,医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的各项工作要求,组织全院干部职工迅速行动,严密部署,科学施策。医院取消春节假期,全员在岗,全院请战人数355人,中共党员115名;先后派出三批医疗队共60人驰援武汉,成立了2个临时党支部,6人支援省内地市专家会诊,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截至目前,医疗队所在武汉江夏方舱医院豫二病区共收治病人87人,症状改善78人,转院1人。队员们不仅针对患者因人制宜、辩证施治,采用中药汤剂治疗外,还教患者学习八段锦、拍打穴位等传统医疗保健法,充分发挥中医药方法在抗“疫”中的作用,取得良好效果,受到患者的普遍好评。
12.中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委员会。
疫情发生以来,医院涌现出一群“最美逆行者”,筑牢疫情防控最前沿。全体党员在第一时间写下了397份请战书,随时准备奔赴战场。91岁的老党员、国医大师为疫情献方,提出抗疫思路,被省防控指挥部确定为防治用方。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官方微信、大河报、大河微医公众号等媒体进行了报道。针灸推拿学科党支部第一时间捐款10080元支援抗疫工作;后勤保障党支部不分昼夜改建出预检分诊科室和留观隔离病房;70名党员请缨参组建“志愿服务团”,协助社区以专业防护为辖区居民编织一张“安全网”。医院共输送8名同志驰援武汉,2名同志支援省疾控中心,4名同志支援地市疫情防控工作。医院党委始终坚持把控全局,广大党员凝心聚力、众志成城,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简介
29.毛峥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他是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首届全国名中医毛德西学术继承人,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投身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从 1 月 21 日(腊月二十七)开始,他吃住在发热门诊一线,每天需要排查发热患者五六十人次,多的时候有一百余人次,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十六七个小时。从发热门诊的设置布局到疑似患者的筛查隔离,从穿脱防护服的步骤到面部防压疮的流程,作为科室主任、支部书记,他都事无巨细一一落实。截至目前,累计接诊发热门诊患者1700人次。除了发热门诊工作外,他还坚持每天早晨 6:50 在 ICU 查房,7:50 到急诊科查房。由于连续超负荷工作,他短短十二天体重暴瘦 10 斤。在医院被定为收治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后,他又带领 ICU团队制定了重症患者插管和 CRRT、ECMO 防护流程,并熬夜编写课件。他亲自穿防护服现场操练,带领 ICU“每日一问”小组,及时翻译新冠病毒 50 余篇文献,并及时发布在公众号和发热门诊工作群,供大家及时学习、应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挤出时间撰写了 7000 多字的《2020 疫情思考》和 3000 多字的《2020 疫情随笔》。在他的努力下,医院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不但面部压疮率明显下降,而且还实现了零感染。
30.马莉,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肛肠科护士、国家(河南)援鄂中医医疗队队员。今年是她参加工作的第15年。岁末年初的这场疫情,她第一批报名到医院发热门诊,主动写下请战书,按下红手印。进驻发热门诊后,仍然不满足,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声音:我得来!尤其是听到新闻说:一线护理工作繁重……这些话就像在她心里扎根。是这份情怀,坚定了她到武汉的决心和脚步。2月10日,作为国家(河南)中医医疗队队员驰援武汉,进驻江夏方舱医院。除了日常护理,她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带领患者开展八段锦锻炼身心,增强免疫力;为了给患者带去家的温暖,她主动为病患送上生日祝福;为了舒缓患者紧张情绪,她经常为焦虑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解压。作为一名党员,她不辱使命,勇挑重担,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31.王海峰,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医学部主任。他不仅每天要根据上级指示做好防控的各项具体工作,向上级部门报送各种不同的数据,报表,还要来回穿梭于门急诊、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点等处做好调查督促工作,同时组织开展全院各层面的防控培训。几天下来,他主讲的培训就有 4 场。他带领全科制定了医院相关的各种医疗流程,规范了医院冠状病毒肺炎会诊和诊疗工作。作为医院隔离病区主任,在院党委、院领导指导下筹建了隔离病区,制定了工作流程,并且亲自参与方案制定,给予病人最好的治疗。目前,隔离病区收治的 11 例患者已经全部治愈出院。他作为河南省新冠肺炎诊疗专家组成员,还参加了河南省卫健委远程会诊中心的专家排班,对全省重症患者进行指导治疗和中医药方案制定,并参与制定了河南省诊疗方案。
32.张龙,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国家(河南)援鄂中医医疗队队员。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在急诊科工作 10 年的他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在疫情开始之初就积极投身于发热门诊的繁重工作中,一连数天吃住在医院。随后,他又主动请缨,辞别怀有身孕的妻子,远赴湖北支援武汉感染患者救治。在武汉方舱医院,他每天连续工作 8 小时。这期间,因为身穿防护服不能上厕所,他选择穿着成人纸尿裤工作。截至目前,他在方舱医院参与救治患者 100 余例,治愈出院 30 余例,日常给患者抽血、化验、咽试纸检测等 30 余人次,因为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每天下来都是浑身湿透。面对着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张龙没有退缩,看着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努力坚持、全力以赴。
33.温世宝,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国家(河南)援鄂中医医疗队队员。疫情爆发后,他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2 月 10 日,他跟随第三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驰援武汉入驻江夏方舱医院。从 2 月 14 日开始到 2 月 24 日,在开始物资匮乏、人员短缺的 10 天里,他连续高强度作战,毫不退缩。为确保其他医护人员安全出入舱,他主动做好帮大家把关穿脱防护用品、清理垃圾、清洗护目镜等各项工作。他每天穿防护服时间在 8 小时以上,清洗护目镜 60 个左右,每个护目镜都要消毒 2 次、冲洗 3 次,确保防护用品无病毒残留。面对方舱医院人员流动性强,他每天毫不厌烦的统计更新各类数据,调查解决针对性问题,定时给大家做好培训,全面协调,保障每一位医护人员、工作人员的安全。
34.王生,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国家(河南)援鄂中医医疗队队员。抗疫之初,他作为第一梯队参加医院发热门诊。由于接触病人,有一次路过家门却不敢抱一下可爱的宝宝。得知医院组建援鄂医疗队的消息,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而此时,年迈的父亲因为腰椎手术夹杂泌尿系感染,病情刚刚有所好转。父亲的一句话坚定了他驰援武汉的决心:“去就去吧,我没事,你妈能照顾好我,不给你拖后腿。”入驻方舱医院后,他主动要求安排在夜间值班;面对病人的心理焦灼,他想方设法给予安慰;作为中医大夫,他带领大家做八段锦、贴耳穴、拍打经络、穴位贴敷,辨证施治,被武汉江夏方舱医院评为“先进个人”。看着一批批康复出院的患者,他坚信:春天的脚步近了,武汉也将恢复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