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戴秀娟 图/张娟娟)张娟娟,医院急诊科一线医生,一个看起来柔弱、恬静的小女子,但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样瘦弱的身体却能迸发出那么巨大的能量......在武汉江夏方舱奋战了一个月的她犹如绽放的玫瑰,光彩照人,熠熠夺目。
疫情狰狞扑来,86万的河南医疗战线的医护工作者迅速归岗。
作为86万分之一的她,第一时间报名去了发热门诊!作为医院首批医生梯队中唯一的女医生,从年三十始,每天近100人次的门诊量,让她意识到疫情的严峻,也想到了武汉面临的艰辛和压力。此时,她只有一个念头:要去武汉!
作为一名老急诊人,一名急危重症专科青年医师,她有着丰富的处理急性传染病、急危重症患者的经验,1月28日,张娟娟接到医院通知,入选第三支援鄂国家(河南)中医医疗队。准备出发前的这段时间,根据医院安排,进入有关抗击新冠肺炎知识的强化培训时期。同时她也对不满四岁的女儿进行了相关“培训”,和女儿相约守着一个小秘密:妈妈要去武汉打仗,但是不能告诉姥姥哦!
2月8日,懂事的女儿用肉嘟嘟的小手,拿起剪刀费力地剪掉了妈妈的那一头秀发,为妈妈去武汉打仗做准备,她还为妈妈打气:妈妈好好打仗啊,早点儿回来陪我玩!
2月10日出发到达武汉,简短的熟悉方舱工作流程及实地培训后,2月14日正式进入武汉江夏方舱医院豫二病区开展工作。
初入方舱的病人,许是经历了很多,心理压力很大,大部分患者都沉默不语。入舱第二天,张娟娟深入病区后便开始和病人谈心交流,并向她们讲解一些浅显易懂的中医理论。
有些病人出现腹胀、心悸、失眠,她便开始对部分病人进行穴位按压,并教会她们辨认相应穴位及简单的方法。有位病人出现心悸恶心,经过穴位按压等手法后症状很快得到缓解,实际疗效让病人对中医药相关治疗逐渐热衷起来。
她用自己的热心、爱心温暖着病人浮躁的心。方舱里很多病人一有事就会叫:“张大夫,帮我看一下片子!”、“张大夫,帮我看一下舌苔!”……无论是否已到了下班时间,她总是耐心的给病人讲解查看。118床拉着她的手说:“张大夫,看见你我就心安许多!”她就是患者心目中的“定海神针”。
太多的坚定填满心灵,太多的故事温暖心头。88床是位河南老乡,入舱后情绪急躁,爱人、家里两个孩子4口人分别在不同的方舱治疗,初入舱时她失眠、头晕、焦虑,视频时那头孩子哭,她抱着电话哭。皆为人母,张娟娟特别能理解患者的心情,当患者用那种无助的眼光看向她时,张娟娟就鼓励她、安慰她,请她相信孩子所在方舱的医护能照看好她的宝贝,终于患者慢慢放下了焦虑的情绪,安心接受治疗,后治愈出舱。
为保障舱内病人的舒适感,舱内温度始终是温暖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穿着重重的防护服装,带着N95口罩,几乎都是喘着气完成每个病人的查房工作,汗水顺流而下,除衣服湿掉外,连袜子也在劫难逃。贴身的衣服差不多会湿透再暖干2-3次,压破的鼻梁几乎没有完全长好就又被压破,严重的时候口罩带脱落压疼的耳朵,在睡觉翻身时都能让人疼醒。
2月15日,出舱下班时已是傍晚时分,下班前满身是汗,衣服被汗水浸透,闷热如夏,但出了舱门,迎面飘来的却是漫天飞舞的大雪,风雪侵入湿热的衣服,那一刻,她瞬间体验了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因为担任前线通讯员,出了方舱的张娟娟还不能休息。她需要负责医疗队日常工作总结整理及队员前线的通讯稿件编写工作。出舱后在东湖学院的房间内,简单地吃上几口饭菜,她便开始趴在桌子上整理医疗队相关资料。对每日医疗队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汇总方舱内病人情况、数据、医疗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医疗队日常工作记录汇总,形成文字日报,转发给领队郑福增副院长经其修改核对无误后,每日上报中医管理处。整理,拍摄、收集队员个人信息照片,书写通讯稿件发回医院。工作忙碌而繁杂,经常要忙至凌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仰望江城夜空,看万家灯火、霓虹闪烁,心里更坚定了抗疫的信心与决心。
领队郑福增副院长关心地对她说:一个女同志,担负这么多,不容易,能休息就休息一下,工作压力大,一定要注意身体。至今她已经给医院及媒体推送稿件、新闻报道20多篇,多渠道多角度地宣传河南队及队员在一线开展的工作。
一个多月过去了,她因连续作战身心俱疲,饮食不均越发瘦弱。偶尔闲暇,她想起了至今尚蒙在鼓里的老母亲和年幼的女儿……有一次,女儿和她视频时说:“妈妈,我好想把手伸进手机里摸一摸你啊……妈妈,你战斗力不行啊,这么久了都没有打败冠状病毒!继续加油!”她答应过女儿要陪她一起玩玩具,如今她还兑现不了这个承诺。抗疫冲锋时她一往无前,但她也是妻子,也是母亲和女儿,她的健康和平安也时刻牵动着亲人和所有关心他们的人。对家人她有所愧疚,但她始终无怨无悔。
“这个小女子身上有一股韧性!”熟悉她的同事这样评价道。张娟娟是一名有着13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工作中,她锐意进取,严以律己,努力学习中西医知识,逐步提升业务能力,数次参加中西医系统的各项竞赛,荣获市级、局级、国家级专业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共7项奖项,曾被授予“郑州市技术能手”称号,为医院争得多项荣誉。如今她已成长为中西医全面发展的急危重症专科青年医师,成为科室的中坚力量。
她潜心临床一线,常年坚守在急诊重症岗位,用过硬的急救技术,挽救一个又一个的急危重症患者;用自己扎实的中医技能解除多名患者的疑难病患。先后获得美国心血管初级心肺复苏(BLS)、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急救(ACLS)证书,美国国家灾难急救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BDLS)证书、高级生命支持(NDLS)证书,在繁忙的工作间隙,带领青年医师,奔波于急救技能普及的路上。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她仍奋斗在急诊重症的岗位上,她是同事眼中的小女子,也是急救战线上的女强人。
灾难面前,是张娟娟及无数的“张娟娟”用双肩撑起了一片晴空!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抗疫归来的她仍是奋战在急救一线的一抹靓丽的风景!我们相信,武汉必将阴霾尽散、一片蔚蓝;我们相信,她们用爱与信念铸起的丰碑,必将永远矗立在荆楚的大江大湖之间!
期盼她早日顺利、平安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