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信息| 网上办事大厅| 医疗工作| 双特建设| 图书馆| 协同创新中心| English| 校务公开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校园聚焦 > 正文
校园聚焦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河南经济广播官微丨【战疫日记(十二)】我在江夏方舱医院,为一线医护人员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1日 消息来源:新闻中心


河南经济广播官微


编者按:2020年3月1日,河南经济广播官微对我校二附院感染管理科副主任温世宝的战疫日记进行报道。现将全文刊发如下:


【战疫日记(十二)】我在江夏方舱医院,为一线医护人员保驾护航


疫情抗击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对疫情,有临危受命、勇于“逆行”的医务工作者;有深入社区、挨户排查的街道社区干部;有自愿冲锋、下沉一线青年志愿者......是他们的艰辛付出和无私奉献,为广大人民群众筑起此次疫情防控的防御火线,为打赢此次战“疫”凝聚了磅礴力量。

河南经济广播开辟《战疫日记》专栏,对话那些无私奉献的集体和个人,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河南经济广播主持人 张文倩:

36岁的温世宝医生是河南中医二附院感染管理科副主任、主治医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秘书;河南省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他从事感染控制一线工作多年,对感染控制措施、消毒隔离、传染病个人安全防护等方面有深入研究。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中,他是河南第十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成员。这支队伍是由35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中医医疗队,队员全都来自河南省中医院,其中有12名医生,23名护士。



 

2020年2月10日

我随队出征,前往武汉。到武汉后编入了第五批国家中医医疗队,主要增援江夏方舱医院(B区)。

 


我是做感染管理的,为一线医护人员保驾护航。主要工作是各方面的协调工作,监督医护人员正确脱下防护服,兼各种垃圾的清运和护目镜的清洗消毒工作。



 

全副武装完毕,每个细节都调整到位


前期压力和工作强度都是比较大的,一天可能就睡两三个小时。有时候得空休息,接到电话,又马上投入战斗。相信等到一切步入正轨就会有所缓解。

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的有两点:第一是医务人员的更衣环境,开舱第一天,几十名医护人员挤在一个房间里换衣服,第二是大家都非常的辛苦。

 

2月20日

 

抵达武汉第11天,进舱第7天。



炎彬医生正在细心地帮队员们调整护目镜



温世宝医生帮队员们穿防护用品


今天我夜班,上午先去帮队员们穿脱防护用品,我和炎彬一起帮队员们穿防护用品,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就是这些细节,决定了我们白衣战士的进舱后的安全。


 

由于物资紧缺且每天物资的质量参差不齐,昨天开始,方舱提供的N95口罩为挂耳式的,戴的时间长了耳朵疼,而且昨天已经有队员在舱内出现口罩脱落的情况。今天张娟灵机一动把口罩系带进行了一个小小的改动,改成了头戴式的,大家纷纷效仿,毕竟只有医护人员安全了,才能救治更多的患者。


 

上午,夜班队员们终于下班了,由于进舱后严禁携带手机,队员们只有下班后才能拿起手机给家里人报个平安,浏览一下最新的疫情信息。孙彪打开手机,一看到昨天湖北的新发病例降低到374,激动地喊了出来!王莹莹没带手机,也兴奋地冲到孙彪身边去亲眼要看一下这个让人看到希望的数字。大家盼望着疫情早日得到控制,武汉人民能早日过上正常的生活,但是大家都深深知道,这需要每一位队员付出更加努力,踏实做好每天的工作。加油,队员们!加油,武汉!

 

2月26日

 

这是抵达武汉第17天,进舱第13天,首批23位患者出院了。



有一个病人把我们的队员张娟当好姐妹,出舱后抱着张娟,眼泪在眼眶中打转,高兴、激动、不舍、敬重,无法用语言表述出来。我们在舱外调整了消毒点的设置,扩大了舱外污染区的范围,将第二道消毒点前移到临近马路的通道上,最大程度保证一线记者的安全。



出院病人全身消毒中


整个出院持续约40分钟,核对病人信息,病人物品消毒,全身消毒,去除腕带,赠送鲜花,嘱咐出院用药及注意事项,每一个细节都是医护人员细心安排过的,确保每一位患者顺利出院。等我们把最后一批患者送走,那才是我们该走的时候。


 

每次坐着班车来往方舱的时候,看着这么大的城市,路上没有人,有一种很悲凉的感觉。人类在疫情面前多么渺小,整个把人的社会管理体系和生活打乱,甚至是让它停摆。等疫情过去后,我想跟自己的家人来武汉看一看,看看自己战斗过的地方!

 


河南经济广播主持人张文倩:

疫情是战斗,通知是号角。疫情发生后,全国上下全力以赴抗击病毒,无数像温世宝医生一样的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他们守护家园,保卫武汉!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