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报全媒体
编者按:2020年2月4日,郑报全媒体对我校毕业生赵奇的抗“疫”故事进行报道。现将全文刊发如下:
爷爷“走”了,抗“疫”医生在地下室哭了一个小时:愿你走好
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军方 通讯员 石益铭 文/图
疫情爆发,他舍小家为大家。爷爷去世的那一刻,正在发烧门诊工作的他止不住泪流。最终,他没忘记爷爷的教诲,依然选择了留在医院继续工作,而是通过手机视频和爷爷告别。
在发烧门诊工作时噩耗从家里传来
“半生戎马,一世奉献!吃水不忘打井人,您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病痛!”
2月2日21时,位于郑州航空港区的省立医院地下室里,赵奇的眼泪哗哗的向下淌,止都止不住。
他想念着爷爷的笑容,回忆着爷爷几十年来对自己的好,然后用颤抖的手发了朋友圈。除了这些文字外,还有两张照片,第一张是爷爷的照片,第二张是他穿着防护服的背影。他白色防护服背上,写着“赵奇 中国加油 武汉加油 河南加油 省立加油”。
赵奇是河南省省立医院心内科的一名医生,疫情爆发后,他写下请战书,按了手印,主动报名并进驻发热门诊。“我也是党员,这个时候不冲啥时候冲?大事儿面前不能含糊。”
进驻发热门诊后,他和同事三班倒,一起对抗疫情。
2月2日20时,正在坚守岗位的他,突然接到了家中传来的噩耗——爷爷走了。
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赵奇,瞬间大脑空白:“我和爷爷感情很深,当时有种想崩溃的感觉,手机都拿不稳。”
几近崩溃的他,担心自己的情绪起伏会影响到工作,与同事沟通后,独自一人来到了地下车库,哭了一个小时。
在抗“疫”一线用视频和爷爷告别
赵奇的爷爷名叫赵金焕,今年91岁,是一名老军人,参加过两湖两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荣立4次大功2次小功。后来,赵金焕响应国家的号召,加入到开发建设北大荒行列汇总,在八八五农场为人们生活、生产用水埋头奉献21个春秋,全场现有的32个居民点都洒有他的汗水。
“为人民服务!”这是爷爷生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作为爷爷唯一的孙子,赵奇从小便深受感染和熏陶,并努力践行着。
谈及往事,赵奇的语气越发哽咽:“工作后,我越来越忙,最后一次跟爷爷过年是在2017年。当时,爷爷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已经不认识我了,但仍然不忘教育我‘工作要认真负责,你是当医生的,要好好给百姓看病,有什么困难就自己克服,不要给同事、科室、医院添负担,找麻烦’。”
接到噩耗后,一边是爷爷,一边是病人。赵奇心中也有过纠结:“当时想立马开车回去,医务部的老师和主任也劝我回家一趟。”
但是,爷爷的教导一直在他心头萦绕:“特殊时期,疫情严重,我又在一线岗位上,爷爷,原谅我不能回去……”
与家人沟通后,赵奇决定不回去给爷爷送终,继续坚守在医院,仅仅以手机视频的方式与爷爷做了最后的告别。
“我做到了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为人民服务,自己克服困难,不给医院添负担、找麻烦……”记者采访时候,赵奇断断续续的重复着爷爷生前的话,早已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