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各院(部):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面对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文化强国对健身气功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以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构建健身气功科学创新体系,旨在进一步发挥科技支撑和引导作用,推动健身气功事业为群众健康、社会和谐和文化繁荣服务。为广泛调动全社会科研力量研究解决健身气功事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决定对2016年度科研课题面向全国进行公开招标并择优立项。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2016年度健身气功科研课题招标指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现阶段健身气功事业发展需要,拟定了一批重要的研究选题,课题申报者可根据自身研究专长选择申报,亦可根据实际情况令你提申报。申请健身气功科研项目,基础研究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前瞻性和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应用研究要具有实践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着力推出体现健身气功最高水准的研究成果。
二、申报条件
(一)课题负责人必须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必须实际参加项目研究,并需征得本人同意方可申请。
(二)课题负责人需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不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博士学位的,需有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
(三)课题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同年度最多参与两个项目的申请;在研项的气功中心科研项目负责人不能申请新的项目,在研项目的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一个项目的申请。
(四)不得以已申请其他单位资助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申请项目,不得以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请项目,杜绝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
三、申报程序
(一)以二级院系(部门)为单位统一提交《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科研项目申请书》(双面打印)一式6份,汇总表1份。
(二)申报截止时间为2016年5月16日。提交纸质材料的同时请将电子版材料发送至指定邮箱kyc_sn@126.com。
四、评审立项
《项目申报书》经气功中心初步审查筛选后,全部实行专家通讯或会议评审立项。获准立项的课题,需与中心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书》,要求课题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最终研究成果实行专家评审鉴定,除特殊情况外,最终研究成果需先鉴定、后出版,擅自出版者视为自行终止合同。
五、其他
(一)如实填写《项目申请书》,确保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弄虚作假者,取消3年申请项目资格;如已获准立项,立即给予撤项并通报批评。
(二)课题组严禁以任何名义请立项评审专家或工作人员给予课题照顾,违者将予以公开通报批评;如已获准立项,立即撤项并5年内不得申请项目。
(三)课题完成时限原则上为1年,需要延长研究时限者请注明原因。
(四)社科类项目经费资助一般不超过0.5万元,实验类项目资助一般不超过3万元。如申请项目确需超额度资助,请注明原因。
联系人:孙宁
电话:65955107
科技处
2016年4月25日
附件:2016年度健身气功科研课题招标指南
1.新时期健身气功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2.健身气功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与服务研究
3.职业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认证制度研究
4.健身气功科研基地申报和建设的指标体系研究
5.健身气功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6.健身气功与健康、养老、旅游融合发展的路经研究
7.“互联网+”背景下的健身气功推广研究
8.文明多样性与健身气功境外传播研究
9.境外学者对健身气功的研究
10.健身气功科研热点分析研究
11.健身气功中长期重点研究项目探索研究
12.健身气功教学理论和方法创新研究
13.健身气功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研究
14.健身气功竞赛评判方式创新研究
15.健身气功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研究
16.健身气功人群的锻炼意识与培养研究
17.普通公众对健身气功的认知研究
18.健身气功九套功法适宜人群的研究
19.健身气功三调锻炼的身心境界研究
20.健身气功调心入境的生理心理指标研究
21.脑科学视域下的气功健身机制研究
22.健身气功延缓衰老的生理机制研究
23.健身气功对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干预研究
24.健身气功提升人体免疫力研究
25.健身气功对常见慢性病的干预研究
26.健身气功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研究